這幾天新聞在報少子化的議題,甚至看到有節目以此為議題在討論,大部分討論的,都是以社會不穩跟經濟不好的層面討論,因為上述兩點,大家變得不愛生育。不過就我感覺,這不是最大原因吧,以我媽來說,兄弟姊妹5個,外公外婆務農,生活並不是很好,但還是把我阿姨跟舅舅養大了,上一輩的人就算辛苦,也要將小孩養大;現在生活再苦也沒以前苦,那為什麼現在人反而不生?我很納悶,這是否是一種私心的表現?
常聽過同輩或比自己年輕的說過:找不到好對象寧願不婚,有好對象結婚也不一定想生小孩(說這種話的,女生居多);理由有:小孩子照顧麻煩、養兒不能防老、養自己錢都不夠。小孩子照顧麻煩,現在大家都忙著工作,沒辦法多陪小孩子,大都丟給父母,自己帶的很少,因此乾脆不生,以後比較有空才生,確定你以後真得比較有空閒?養兒不能防老,很多理財專案其實都在促銷現在人要為老年打算,而且其實養兒防老的觀念在我父母輩幾乎是消失了,只會希望小孩子能好好長大,好好照顧自己就好,他們自己其實都有打算了。養自己錢都不夠??看看現在年輕一輩的消費環境,所認為的必要花費是什麼,像我有朋友無論如何都想買車,但把錢留著當結婚基金或未來花費的準備,未嘗不可。
生育是為了什麼?傳宗接代?或許就是吧,老實說我也沒一個答案,不過現在似乎都把生育當成一種負擔,可是寧願對自己好,也不願意生小孩子,是否是一種私心?人是有理性的動物,所以禁欲不生,避免增加生活負擔,不過生活消費不減反增,吃的穿的還是少不了,這不是禁欲而是縱欲吧?為什麼總是有父母含辛茹苦生兒育女,出發點是什麼?天性?
新聞一直討論是經濟不好造成少子化,不過再苦也沒以前苦吧?以前人比較笨,現在人比較聰明所以不生?我覺得是觀念的轉變,寧可對自己好,也不要增加自己的負擔,現代人真得比較不能去承受打擊,所以能避免盡量避免,逆來順受的精神沒了,相對的演化成一種私心心態。經濟不好是理由之一,但報導根本有所偏頗,年輕人的心態轉變,我覺得才是少子問題的所在。
有人說,生育是一種甜蜜的負擔,不過我連女朋友都沒有,別說結婚生子,可能還不是很能體會,想了一個晚上,生育對我來說的目的,我也不是很清楚,或許這是家庭中的一種期待,我會去遵循他,也或許冥冥中我就想去承受那甜蜜的負擔。
延伸閱讀:
少子化衝擊-娃娃不見了:David老師的攝影生活
《閒思修》甜蜜的負擔
負荷@ 無法對焦的左眼
一句話『現在的人過的太爽了』,所以可以為所欲為,自我意識大大抬頭,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?能夠如此的主導自己的人生,儘管道德如何淪喪,傳統如何失去,不知道是幸福還是不幸?萬年成語【知足常樂】,也有人說不能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,以前的人非生不可,只是現在多了一個選項叫做【可以不要生】,不管選哪一種都會有所不滿,因為人性貪婪的那個部份還是存在。
回覆刪除